制药网>原药料网>行业资讯

辅酶测定试剂盒的应用原理

2025年04月24日 14:26:47来源:齐一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  辅酶测定试剂盒的应用原理主要基于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方法,针对不同辅酶特性采用差异化的检测策略。以下是主要技术路线的分类阐述:
 
  一、酶偶联反应法
 
  ‌1、级联酶促反应检测‌
 
  通过特定酶(如苹果酸脱氢酶、柠檬酸合酶)催化辅酶参与的代谢反应,生成可定量检测的产物。例如乙酰辅酶A的测定中,其与草酰乙酸在柠檬酸合酶作用下生成柠檬酸,同时偶联苹果酸脱氢酶反应生成NADH,通过检测340 nm处NADH吸光度变化实现定量分析。
 
  技术优势: 高特异性,适用于动态监测代谢过程中的辅酶水平。
 
  ‌2、硫酯酶-显色体系联用‌
 
  部分试剂盒(如AkrivisBio产品)利用乙酰辅酶A特异性硫酯酶分解目标分子释放硫基,结合荧光增强底物(如DTNB替代物),通过荧光强度变化提升检测灵敏度(较传统方法提高5倍)。
 
  二、免疫学检测法(ELISA)
 
  ‌1、双抗体夹心法‌
 
  采用包被抗体捕获样本中的辅酶(如小鼠A-CoA),再加入酶标记二抗形成复合物,通过底物(如TMB)显色反应,颜色深度与辅酶浓度正相关。此方法适用于复杂生物样本中的痕量检测。
 
  ‌2、抗原-抗体-酶标系统‌
 
  如NAD+检测中,微孔板预包被特异性抗体捕获目标分子,引入酶标记二抗催化底物显色,实现间接定量。巴豆酰辅酶A检测同理,利用抗体特异性结合与酶联放大信号。
 
  三、跨平台技术优化
 
  ‌1、灵敏度提升‌:通过荧光底物(如MA-0127试剂盒)或基质净化技术,检测限可达皮摩尔级,覆盖全物种样本。
 
  ‌2、高效检测‌:部分方案实现15分钟内完成样本处理与检测,显著提升实验效率。
 
  ‌3、广谱兼容性‌:适配细胞裂解液、动植物组织及体液样本,满足多样化研究需求。
关键词:
  •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制药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。刊用本网站稿件,需经书面授权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制药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制药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,并提供真实、有效的书面证明。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。
产品推荐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