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使用方法
1、样本处理
血清/血浆:采集后需室温静置1小时,随后4℃离心(1000-3500g×15-20分钟),取上清液检测;若需保存,应置于-20℃或-80℃,避免反复冻融。
组织匀浆:称取0.1g组织,加入提取液(如PBS)匀浆后离心(5000-8000g×5-10分钟),取上清液待测;推荐添加蛋白酶抑制剂以提高样本稳定性。
细胞培养物:直接离心(1000g×20分钟)后取上清,保存条件同血清样本。
2、试剂准备
试剂需室温平衡20分钟,部分试剂(如缓冲液、酶标试剂)需37℃预热30分钟以上。
浓缩洗涤液需按比例稀释(如1:20),并确保结晶完全溶解后使用。
3、检测步骤
分光光度法:
预热分光光度计至指定波长(如340nm或550nm),用蒸馏水或无水乙醇调零。
按顺序加入底物、样本及反应试剂,启动酶促反应;间隔记录吸光度值,直至反应结束。
ELISA法:
将样本加入预包被抗体的微孔板,孵育后洗涤;加入酶标二抗及显色底物(如TMB),终止反应后测定OD值。
4、结果计算
通过标准曲线(浓度梯度为0-800μmol/L)计算样本中脂肪酸含量,需注意部分试剂盒需乘以稀释倍数(如5倍)。
二、注意事项
1、样本处理
避免使用含NaN3或强酸碱的样本,以防抑制酶活性或干扰反应。
组织样本需充分匀浆并去除残留血液,防止溶血影响检测结果。
2、试剂管理
未使用的试剂条需密封保存于2-8℃,避免受潮或污染。
标准品及显色底物需避光保存,临用前配制。
3、操作规范
实验全程需佩戴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有毒试剂;废弃物需按生物危害物处理。
微量移液器吸头不可混用,防止交叉污染。
4、洗涤控制
洗涤时需彻底甩干孔内液体,避免残留液体干扰吸光度测定;推荐使用洗板机以提高一致性。
5、环境与仪器
避免在含次氯酸钠、乙醚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操作。
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需定期校准,确保波长精度和稳定性。
6、质量控制
每批次实验需同步检测标准品和阴性对照(如S0号标准品),以验证试剂盒灵敏度和特异性。
以上方法及注意事项综合了酶法、ELISA法及分光光度法的通用流程,具体操作请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。